台湾深海宝石红珊瑚首次亮相昆明(图)
|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plus/ad_js.php?aid=14"></script>
|
松鹤延年
红珊瑚
中新云南新闻网1月8日电 清代皇帝在行朝日礼仪中,经常戴红珊瑚制成的朝珠;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第一条项链系由红珊瑚制作而成;红珊瑚也是佛教“七宝”之一……在台湾和内地实现二岸三通后经贸和文化不断升温,1月6日,在昆明金鹰商场,一场2009年昆明首场台湾红珊瑚艺术珍品文化交流活动开幕,一座自然天成的红珊瑚“火树银花”,一座珊瑚雕件——松鹤延年,来自宝岛台湾深海的宝石红珊瑚珍宝首次亮相昆明,让很多昆明市民看了叹为观之。
据活动主办人台湾叶先生介绍,台湾红珊瑚在全球范围内属于稀缺性资源,全球80%的红珊瑚珍品都出自台湾,台湾红珊瑚文化蕴含的佛教文化、时尚文化和收藏文化,现在红珊瑚珍品首次落户云南,丰富云南的时尚、收藏等品种、文化。此外,红珊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需要中国农业部渔政局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才能经营,所以这次落户云南,即是带给云南人民一样来自台湾的宝物,也是填补云南珠宝业的空白。 叶先生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也发现了红珊瑚的影子,他说,云南怒江傈僳族还有藏族的服装饰物中配有红珊瑚,红珊瑚的价值也因地域文化的因素更显珍贵。
记者走上前观看“火树银花”,源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状如生命之树,又似开屏的孔雀,总重34O克,是珊瑚采集中难能可见的完整之作。尤其嫣红的色泽,是台湾海域特有的红珊瑚品种,自然向上生长的纹理,底座处夺目的嫣红却不妖娆,恰到好处的雅致;枝桠末端的白晶莹剔透,放射状的生长姿态,散发出生命的朝气蓬勃。据了解,该珍品价值100多万元。
而另外一件珊瑚雕件——松鹤延年,身处峻岭的老寿星,背靠千年苍松,身旁雕琢丹顶鹤舞,苍劲的松枝上松针如针尖,老寿星着一身红袍露出淡定的微笑。这件红珊瑚雕件是红珊瑚雕件中的稀有之作,约5厘米高,采用成长上百年的红珊瑚底座巧雕而成,松鹤延年最适宜赠予长者,体现着祝贺老人长寿的含义。巧匠顺应红珊瑚的生长之势,将老寿星的姿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巧就巧在老寿星一身红袍,唯独眉毛、长胡须露出一点雪白,透出老寿星的仙风道骨。而雕件背后的苍松,纹理清晰,细致到每一根松针都能数出来,不能不叹服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尤其老寿星笑对世事的表情,藏于红珊瑚色调的变化中,变换着观赏的角度,似乎那淡若虚无的笑也随心而变。据了解,该珍品也是价值10多万元。
叶先生还说,目前大家对浅海造礁珊瑚和深海宝石珊瑚容易混淆,我们经常在旅游市场看到的是浅海造礁珊瑚,其密度小,硬度小,不能用作雕刻艺术品的原料,只能作为奇石供观赏,还有市场上充斥着许多红珊瑚的次品和赝品,如利用海柳、海竹仿制成的珊瑚饰品、填充珊瑚染色、合成珊瑚染色、各类玉石仿制的珊瑚制品、塑料制品染色假冒珊瑚等,其实鉴别办法很简单,珊瑚底部有生长纹,由于它的石化过程是在深海中完成,珊瑚玉石的孔隙较小,密度较大,结构致密。还有珊瑚的颜色是天然形成的,深海珊瑚中以红珊瑚最为珍贵,每年的收藏价值不断攀升。
据悉,展览到2月底结束,市民有兴趣可前往观看。 | |